“环保车大国”中国的尴尬
2016/04/08
![]() |
即使实际上无法销售,生产出来的汽车也能获得补贴,因此去年春季以后中国掀起了空前的环保车大增产。2011年全年仅销售8千辆的环保车,虽然面对经济衰退,2015年销售出了33万辆,显得极为不自然。
企业每销售1辆环保车,补贴最多达到几万人民币。其效果巨大,在中国的上市企业中,甚至出现了仅凭政府补贴就赚到一半以上净利润的企业。
由于违规获取补贴的问题过于明显,中国政府进入今年后也开始调查。但似乎不是很认真,而且已经决定环保车补贴持续至2020年。
公开的说法是,提供补贴是环保对策,意图是在中国广泛普及环保车。但真正的意图也有观点认为是在经济衰退局面下的中国,通过补贴扶持缺乏竞争力的中国企业。
中国政府2015年10月还实施了针对发动机排量1600cc以下的小型车的减税措施。此举意在刺激消费,但这项政策在根本上扶持缺乏竞争力的中国企业的用意也非常明显。实际上,全面依赖环保车补贴和小型车减税这2项政策来维持经营的企业很多,这是现实。
这样做无法形成国际竞争力。借助政府的力量,如今的中国汽车市场在数字上出现了火爆局面。在不远的将来,在政策这一“麻醉”结束之后,中国企业将迎来怎样的命运?
版权声明: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,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,违者必究。